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说韩国亡于弱小,赵国则亡于内斗。
】
【赵国原本是北方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实力大涨,兵强马壮,北拒匈奴,南抗强秦。
但赵武灵王死后,继任的赵王都不复先祖遗风,昏聩无能,任意猜忌大将,廉颇、李牧等将领都被奸佞小人所害。
】
【此时在位的赵王是赵王迁,他是赵悼襄王的幼子。
赵悼襄王纳娼女为妃,史称赵悼倡后,赵悼倡后生子赵迁。
赵悼襄王非常宠爱赵悼倡后,于是废黜与正妻所生长子、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将品行不端的赵迁立为太子。
】
【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很耳熟。
】
评论区
“赵武灵王便是废长立幼。”
“这难道就是赵国的传统?”
赵武灵王:寡人被孽子饿死的前车之鉴才过去几年,你们就都忘记了!
【赵国废长立幼已经成为了习惯,过去赵武灵王废赵章立赵何时,没有人敢反对。
如今,赵悼襄王废赵嘉立赵迁依旧不会有人反对,因为赵国群臣已经习惯了。
】
“好可怕的习惯。”
“这就是政治惯性,一位强有力的国君做的事,不论对错都会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
“就像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唐朝的太子皇子政变就成了家常便饭。”
李世民:这些不肖子孙,好的不学竟学坏的!
【还有,当年长平之战,范睢行反间计,让赵王罢廉颇用赵括,没有多少人反对,如今王翦行反间计,郭开进谗言,诬陷李牧,也没有人会为李牧说话,因为赵国群臣已经习惯了……】
【这个郭开也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里面的反派。
廉颇功高震主,被赵悼襄王忌惮,出走魏国,但并不得重用。
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
】
【赵王派人去探问廉颇,廉颇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铠甲,跃上战马,以此显示自己还可以率军去攻城陷阵。
但使臣接受了郭开的贿赂,回到赵国后,向赵悼襄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好。
只是陪我坐着的时候,不一会就去了三次厕所。”
赵王感叹,廉颇终究老了,不堪任用,便不再过问。
】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
之称。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极高的威望,而这正是李牧的催命符。
】
【李牧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在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中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指挥艺术,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
“秦赵各有两大名将,赵国却被秦国压着打,果然,一切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