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忽必烈继位之后,在经济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像是盐税、漕运等,权且不提,单说中统元宝交钞,也就是中统钞的情况。
中统钞看名字就知道是一种纸币,早期发行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方便在蒙古帝国庞大的领域内,进行更加便捷的交易。
当然实际嘛,猜测很多。
为了保障中统钞的发行,忽必烈下令设立了平准库。
也即专门管理中统钞印刷、发行和兑换的机构,在平准库内,储备金银,以做“准备金”
。
按照忽必烈自己的说法,那就是中统钞两贯,等于白银一两。
这个兑换比率比市价要高不少的,但这是官价,市场交易并不完全按照这个比价来进行使用。
这是前提,既然已经有了中统钞,那么就需要足量的金银,来保障发行。
金银哪里来?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就是下令禁止民间的金银买卖,并收缴储存在一般老百姓手里的金银。
在发行之初,中统钞的运营还有点模样和架势。
忽必烈甚至下令,民间有毁坏的“昏钞”
,都要进行收回,以新钞或者白银给付。
很是稳定了一波中统钞的发行和使用行情,并逐步令中统钞在北方流通。
中统钞发行的前五年,中统钞基本只按照元朝廷中央政府收得的金银实数,来进行发钞。
第一年七万三千锭,第二年三万九千锭,第三年八万锭,第四年七万四千锭。
一锭为所谓的中统钞本五十两,换言之,即是以白银二十五两为单位。
强调一点,这是理论单位,与实际发行情况并无直接关系,元代纸钞的废纸化,速度极快。
等到中统钞发行的第五年,发行便开始出现失控的现场,当年即发行超过十一万六千二百锭,核动力印钞机随即开动。
元朝廷的宰相阿合马同忽必烈开动了非常聪明的小脑筋,就在伯颜和贾似道于丁家洲对对碰的当时,元朝廷全年印发中统钞一百四十一万九千六百锭。
距离中统钞开印,区区十多年,此时的中统钞就已经基本趋向于废纸化了。
后面为什么没变废纸,那是后话。
宋蒙襄阳大交兵,忽必烈超发了八百万锭以上的中统钞。
简单换算,四个亿,四亿贯铜钱。
不是四亿枚,是四亿贯,把整個南宋打包卖了,最巅峰时,也要刮三年半的赋税,才能够填这个巨大无比的窟窿。
为什么伯颜在听到赵汝鉴和王良臣说常州有百万金银时,会这么激动?因为想要中统钞不变成废纸,就必须把南宋给打死,同时利用废纸中统钞去掠夺整个南宋的金银现货。
只要南宋被打死,就算超发了几亿贯的中统钞,也会获得新的锚,获得足够的准备金,进而维持下去。
拉回元大都几百万两黄金白银,是伯颜的任务之一,而且是仅次于消灭宋室的最高级任务。
转回到常州,戴之泰望着王良臣,你怎么办得差使?说好的一百万金银,怎么解运到常州城里面,就只剩下四十万出头啦?
要是有个七八十万两,那戴之泰也就向伯颜交差了。
半道被宋军抢了,一句话就能敷衍过去。
可现在连一半都不到,戴之泰怎么交差?
怎么着也得凑到七十万两,才好哄过伯颜吧。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