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页)

中书门下。

“这才几年,黄河的水位又抬上来了,清淤筑坝,势在必行啊,”

工部尚书韩择木,今天来到了政事堂参与议事。

中书门下,原本设置在门下省,后来迁往中书省。

李琩所在的左卫府,距离门下省不远,但那个叫门下外省,真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在皇宫之中,居太极殿东西两侧。

东为门下,西为中书,居两省之要职,决举国之大事,这两个省是决策机构,比掌行政的尚书省高一个级别。

韩择木平常是不会来这里议事的,但这次不能不来,因为工部对于专业性要求极高,李林甫牛仙客都是门外汉,只能请教人家。

而韩择木这個人,就是历史上韩愈的族叔。

眼下的黄河,水运系统受河流特性限制,并不发达,而且水位较浅,所以只有在夏秋雨水较多的季节,水位上涨的时候才能走船。

黄河湍急,从上游的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泥沙淤积,泥沙又逐渐沉降下来,致使河床不断抬高。

日积月累,只能以抬高河堤的方式巩固河道,随着河床抬高一分,河堤便相应抬高一分,以至于黄河下游成了地上水,高出地面,成为悬河。

“水位越高,沁水倒灌之下,黄河决堤风险愈增,”

工部侍郎兼太子侍读吕向道:

“眼下急需派遣干练之臣,治理黄河,否则漕运就会出问题,漕运牵扯国运,不可不预。”

眼下已经入冬了,但是黄河的水位并没有下去多少,高于常年,这不是好现象。

而沁水发源于山西,从太行山流下来,本来就是倒灌黄河,如果黄河水位不降,那么决堤的风险相当大。

毕竟黄河在2500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单是下游决堤,就高达1500次,平均每四年一次。

“那么应该如何治理呢?”

李林甫问道。

韩择木道:“黄河筑坝,永济渠清淤,同时进行。”

永济渠是杨广修的南北段大运河,因担心水量不够,所以引入沁水。

隋朝的工匠们也担心沁水倒灌会对黄河产生影响,所以其在开挖之时,将沁水分流为多股,缓慢注入黄河,以减轻黄河水位压力。

但是现在,朝廷过于重视江南漕运的通济渠,忽略了河北漕运的永济渠,以至于永济渠淤积过高,抬升了黄河水位。

李林甫眉头紧锁,盯着桌案上的黄河水图,他作为首相,自然对治理黄河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研究的。

大方向是了解的,只不过对于具体施工步骤,不甚熟悉。

这已经够可以了。

“清淤要慎重啊,”

李林甫缓缓道:

“永济渠的水位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过高,倒灌黄河,过低,海水倒灌,此等大事,不容小觑,必要精通河道之大匠,方能履任,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筑坝相对于清淤,要简单一些,抬高黄河两边的河堤即可,但是清淤是非常复杂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其独特的水性,要因地制宜。

“李齐物回来了,”

韩择木道:

“怀州,太行雄峙于北,沁水横贯其中,李齐物为任怀州刺史三年,熟悉沁水水性,可为都水使,负责清淤,至于筑坝,让韦坚去吧。”

李林甫微一错愕,心知韦坚在背地里已经打通了所有关节,眼下谁都在举荐他。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