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面对皇帝的调侃,李斯文只是笑而不语。
的确,在这个道德尚未败坏,人人追崇名声、口碑的封建时代。
自己自穿越而来便开始着手建立的好名声,确实是道可以保命的护身符,平时可趋利避害,关键时人人来投的那种。
但即便名声再好,也架不住皇帝铁了心的要弄死自己。
纵然皇帝擅杀功臣的举动站不住跟脚,也堵不住悠悠众口,对统治者来说更是有害无利,稍有不慎甚至会背上个昏君骂名,遗臭千年。
但,那又如何?
这些心黑的老狐狸们,有千百种法子给自己开脱,还能顺带着污蔑死者名声。
反正死人又没法开口,任他们颠倒黑白,又有谁能站出来反驳?
汉高祖刘邦到了老年,就活脱脱一政治生物。
赐下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又被戏称催命符,七个开国老臣杀了五个,杀得老臣人人自危。
但这也丝毫不妨碍刘邦名留千古。
等到了东汉末年,刘邦依旧是个受世人追崇的明君,甚至连汉昭烈帝一生的最高评价,都是‘有高祖遗风’。
可那些冤屈而死的好人呢?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即使袁崇焕被崇祯皇帝猜忌,最后冤死,死后不久便有个偌大王朝陪葬,但对其本人而言也是巨亏。
想起桩桩冤死的功臣贤良,李斯文就忍不住摇头叹道:
“一个好名声固然可以用来自保,但比起货真价实的免死金牌来说,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所以...”
瞅着挑眉搓指尖,似乎在暗示自己什么的李斯文,李二陛下没好气的回瞪一眼,甚是头疼。
这小子要什么不好,非要一块丹书铁券,那玩意儿是能乱给的嘛?
知不知道,朝廷上下将近千数的官员,也只有寥寥数人能有份丹书铁券,其中大多还是屁用没有的那种摆设。
甚至就连秦琼这种,屡次舍命救驾的死忠之臣,手上都没有一块真正意义上的丹书铁券。
这丹书铁券,可不仅是块危急时的保命符,更是从龙之功的象征,将来能位极人臣的敲门砖,又岂是能胡乱赐下的!
给了你,当年的秦王府旧臣会怎么想,一个个的还不闹翻天,还有魏征那老小子,绝对会跑来殿里指着自己鼻子痛骂。
说起胡乱赐下,持有丹书铁券人数最多的团体...
还是大唐刚刚立国时,高祖李渊封赏重臣,以太原谋臣为名单,另外加赐给十七人的丹书铁券。
其中李二陛下、裴寂和刘文静论功行赏名列前三,赐下的丹书铁券可恕二死,其余十四人功劳次一等,可恕一死。
而在李二陛下登临大宝后,也赐予李道宗、李孝恭等李唐宗亲,或是李绩、李靖等功勋卓越的重臣一块丹书铁券,承诺可无条件恕死一次。
但其实...这第一批,拥有人数目最多的丹书铁券,只是在名义上相当于第二条命。
几次例外下来,丹书铁券的效力大降,已经成了没啥实际用途的摆设。
即便太原谋臣刘文静,论功行赏位列第三,身负两块免死金牌,但浅水原大败后,还是难逃一死。
其中固然有刘文静与李二陛下交好,遭到李渊忌惮,想杀鸡儆猴震慑自家儿子的因素。
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李渊想趁机巩固自己的权威——
若朕铁了心想杀你,哪里还管什么丹书铁券,说杀你就杀你!
看清楚刘文静的下场,你们这些老臣,也少仗着功绩来朕面前跳脸!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