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平在下一秒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么做有扰乱军心怂恿叛乱之嫌,爱惜名声的士大夫绝对不会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周平的沉默态度鼓励了天雄军,有个稍稍年长的士兵解释道:“他的弟弟刚刚没了,语气冲了些,请大人见谅。
只是月前各处城镇爆发蝗灾的奏报就送出去了,至今仍未见朝廷有任何回应,再拖下去恐怕不用辽兵来攻陜州就毁了。
雪上加霜的是,寇相公遇刺,无法处理过多政务,县令又是胆小怕事之徒,不肯开仓放粮……”
军与粮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两个项目,按理来说,县令的做法无可厚非,顶多在道德上被人指责,可这并不是周平关心的事情。
他抓住了三点主要信息:蝗灾饥荒,信息阻绝,权利真空。
第一点如果是上天的惩罚,那么是大宋活该,但三点凑到一起,就很耐人寻味了。
任由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到了饿殍遍地民情激的地步,没有寇准这等级别的官员压着,只要有心人振臂一呼,城中就要大乱,到时辽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下西北要塞。
就像明末,清军入关也不过是捡了李自成起义的便宜罢了。
勒住缰绳,周平不再急着去见寇准了,寇准的住处怕已经是龙潭虎穴,自己孤身前往,敌人以逸待劳,不知设了多少陷阱,武艺再高也生死难论。
“改道去军营。”
周平淡淡吩咐。
治理
遥望荡阴里,问是谁家墓。
在周平的观念里,有军就有权,在特别时期,民政都是配合军事行动的。
他不急着冲入府衙去就寇准,因为辽人对百姓残忍,但对大宋的治世能臣却是敬畏有嘉,宰相这种从学识能力都举世无双的存在用一刀结果了也太暴殄天物。
而且,不管是真心惜才还是打击宋军士气,辽军都会留宰相一命,哪怕寇准绝食也未必能死得成。
驻守陜州的天雄军不过两千,指挥使已经被周平斩杀,剩下的都指挥没一个敢违抗命令。
按照士兵的说法,灾情的奏报已经送出,恐怕信使已被人在半途阻截,否则沿途绝对不会连半点风声都没听到。
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陜州沦为孤城,没有无线通讯的时代情报就显得格外重要,说一字千金也不为过。
现代人因为掌握了科技,对蝗灾知之甚少,但对古人来说,蝗虫泛滥却是极为常见比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还要酷烈的灾难。
最可怕的不是成天密云的飞虫扫荡了千顷麦田导致粮食颗粒无收并引发灾荒,而是这种灾难一旦开始,就会从北一直蔓延到江南,不断繁殖的蝗虫越来越多,只要一个村庄出现就会有十个县镇接连蒙难,危害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辽人的策略很简单,只要拖延一段时日,由着蝗虫繁衍,等到蝗灾蔓延到长江以南,大宋就会产生全国性的粮荒,到时饿殍遍地民乱四起,国库将无力支持军费。
辽国只要调遣数万军队压进,不需一兵一卒就能索取千万岁币,甚至重订西北边界。
就目前被辽奸细封锁的地区来看,陜州大概是首先出现蝗灾的地方,向朝廷示警必然能挽回一定损失。
周平从军中抽出三十骑兵,从东西南三门分别出发,各自带了向朝廷求救的奏折,同时命令士兵每到一村一镇就高呼“旱极而蝗,陜州无粮”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